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,历史文化源远流长。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,银铜机制币也正是这历史银河中组成的重要部分。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使它在钱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它不仅代表着近代的货币文化,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、经济、金融的兴衰和沧桑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。
铜币是钱币收藏的大类,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,不同版别的铜币都有独特的韵味,值得藏家深品。今年钱币市场十分活跃,各板块精品迭出,珍稀钱币成交价稳步,尤其是明清钱币异军突起,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睐,成为钱币市场一个新的热点。
铜元俗称铜板,是清末和民国初年各省所铸的各种铜币的总称。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,中间无孔而且是机器铸造。我国的铜元诞生于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是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。
1910年12月29 日,经辛亥后,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临时大总一统。1912年1月3日,宣告成立,清朝灭亡,在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随之结束。的先驱者在颁布的“临时大总一统令”中提出要“另刊新模,鼓铸纪念币”,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,以十文面值的为主,在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。
中华民国成立后,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。1914年,铜元正式改称“铜币”,发行的铜币与清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。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图案,并有“开国纪念币”或“铜币”字样。成立时,由于币制尚未建立,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,福建改铸中华元宝外,主要的造币厂,大都仍沿用前清钢模铸造银币,以供流通需要。由于币制混乱,临时长陈,于元年3月11日呈文大总一统,鼓铸10万元纪念银币以为整顿。
展开全文
民国十年双旗币,钱币正面珠圈内镌交叉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图案,珠圈外上环书 “中华铜币”四字,下环“民国十年”字样,左右有花卉纹装饰;钱文端庄,挺拔俊逸,笔画饱满,横直竖立,极具书法艺术价值。
钱币背面中间有币值“二十文”,左右有两株嘉禾环绕,下系结带,纹饰深邃,线条流畅,优美细腻,观赏价值极佳。藏品经无穷岁月的洗礼,表面上有一层圆润醇厚的包浆,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,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,是现今人们研究该历史时期的重要实物凭证,十分珍贵。
历史成交记录(数据来源Artron仅供参考)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