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:睦科生物
精确取材
制作病理切片的首要步骤是精确取材,这要求操作者不仅具备深厚的组织学、解剖学、病理学理论知识,还需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。取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:
材料时效性:确保组织离体后立即进行固定,以保留其原始形态结构。
尺寸适宜:组织块大小应控制在约2.0×2.0×0.3cm,便于固定液快速均匀渗透。
避免挤压:使用锋利刀具一次性切割,避免来回锉动或过度夹持,以防组织变形。
规范部位: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,准确解剖并规范化取材。
切面选择:根据器官结构特点,合理选择纵切或横切,以最佳展示组织形态。清洁处理:去除组织上的血液、污物等,保持其清洁后固定。
形态保持:尽量在固定后保持组织自然展平,减少收缩变形。
及时固定
固定是制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,无法事后补救。组织应迅速置于固定液中,常用10%甲醛,标本与固定液比例约为1:4~20。固定旨在防止细胞自溶与腐败,保持细胞成分的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。
彻底脱水与透明
脱水过程利用脱水剂置换组织内水分,为后续透明步骤做准备。脱水是否彻底直接影响组织透明的效果。随后,组织需经过透明处理,使有机溶剂能够渗透其中。
浸蜡与包埋
浸蜡是将组织完全浸入熔化的石蜡中,以取代透明剂。之后,将浸蜡后的组织置于融化的固体石蜡中,待石蜡凝固,组织即被包埋其中,为后续切片提供稳定支撑。
精细切片与贴片
注意事项
修整蜡块:确保蜡块平整无瑕疵。
准备工具:毛笔、镊子、锋利切片刀等。
安装蜡块与切片刀:确保切片刀紧固无震动。
切片:控制切片厚度为4~6μm,以保证观察效果。
展片:利用恒温水面展平蜡带,消除褶皱。
贴片与烘片:将展平的蜡片移至载玻片上,置入烘烤箱内烘烤,去除多余石蜡,增强切片附着力。
展开全文
染色与封片
采用经典的苏木素-伊红染色法(H.E染色法),使细胞核等碱性物质呈现蓝色,细胞质等嗜酸性物质呈现红色。染色完成后,进行封片处理,以保护切片并便于长期保存和观察。这一步骤不仅展现了组织的微观结构,也为病理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睦科生物简介
睦科生物提供专业生物医学科研服务平台,公司全职人员35名,具备5年以上临床前CRO服务经验人员10余名。公司设有科创中心、动物实验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物材料学、病理生理学和药物检测学六大技术服务平台,以“推动医学科研,专注成果转化,提升国人健康”为使命,包容失败,激励创新,在与客户合作开展基础研究的前提下,聚焦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或潜在产品,团队攻关,为客户形成设计或产品,实现成果转化。
睦科生物科研助手微信号:iScholar_01
热线电话:400-8077-995
网址:http://www.mukebio.com
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,添加工作人员咨询合作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